天才總是成群而來,文化人類學的誕生戰爭時,這群人類學家加入戰情局,破解敵人的文化密碼,承平時,加入「科學vs.文化」的論戰,挑戰大眾的敏感神經。Anisfield-Wolf書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決選二戰爆發時,一群人類學家紛紛加入美國戰情局。戰情局的主要任務是對抗假訊息、製作影片和文宣提升士氣,其中有一個人還透過報章、電影和小說,破解敵人(日本)的文化密碼,寫成《菊花與劍》,她就是潘乃德(RuthBenedict)。天才總是成群而來,潘乃德並不是獨自一人。從這群影響後世甚鉅的人類學家,可以追溯到他們的祖師爺——鮑亞士(FranzBoas)。二十世紀初,種族主義瀰漫,當權者常常借用時興的種族科學理論(例如:顱型長短),對非我族類(例如:原住民、黑人、移民)歧視排外。二〇年代美國盛行的種族主義,連德國納粹都從中汲取相對應的概念來對待猶太人,甚至覺得美國的種族認定標準太過苛刻(一滴血原則)。鮑亞士一反當時美國蔚為風潮的種族優越論,也抨擊受美國優生學添柴火的納粹種族政策,他認為應該採用更為科學的方法才能下結論。他的路數是強調「出田野」,到當地和被研究者一起生活。他認為各個種族內部其實本身就存在許多巨大差異,如何可能將某個種族標籤化?如何可能斷言某個種族比較落伍,或天生野蠻?他的結論是,這一切都是我們用自己打磨過的眼鏡評價異族,事實應該是,每個族群擁有不同的——文化。他用「文化」這個概念分析不同的人群,文化沒有高下之分,文化是相對的。他開創了文化人類學這門躋身科學殿堂的新學科。在文化人類學這門知識的奠基者裡,還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米德(MargaretMead)。她相繼前往薩摩亞和新幾內亞進行田野,在原住民身上想要探究「性」這件事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她《薩摩亞人的成年》《新幾內亞人的成長》成為暢銷書,替性別解放運動提供思想的彈藥。不過,米德的研究興趣並不只是客觀學術上的追尋,而是和她個人如狂風暴雨般的多角情感關係有那麼一層關聯,這增添她的研究動機和信念,最後更解放了她自己。不只米德有切身的困頓,身為非洲裔、寫過《他們眼望上蒼》的賀絲頓(ZoraNealeHurston),以及身為原住民的德洛莉亞(EllaCaraDeloria),也為他們自己社群的困難處境做出貢獻。在鮑亞士的鼓勵下,賀絲頓前往美國南方進行黑人民俗的採集,她還在中美洲海地(非洲奴隸最早到達美洲的地區)一探咒術和「殭屍」是如何煉成的。德洛莉亞在鮑亞士的資助下,前往原住民保留區採集編纂原住民的語言辭典,因為複雜的社會關係和社群經驗就收折在文法形式裡。對他們來說,他們不只是搶救某一族群即將消逝的文化,而是記錄活著的人正身處的豐富文化。這群人類學家各有各的關心主題,但在知識史上,他們參與公共事務,加入言論激戰,掃除以「科學」為名的偏見,共同關心「生而為人」是如何的一種狀態?引領我們去思考該如何理解人性,更重要的是熱愛人類,而不是急著評判人類。(編輯補充:鮑亞士開創的研究取徑,也透過他的學生迪克森〔RolandBurrageDixon〕傳承給日治時期人類學家移川子之藏,進而成為理解台灣原住民的知識實踐和政治治理。另外,「天才總是成群而來」此語出鮑亞士學生克魯伯〔AlfredL.Kroeber〕。)本書以人物劇式的生動書寫,記述「北美人類學之父」鮑亞士和他最具創見的學生(碰巧都是女性)於上個世紀前葉開展的人類文化探索之旅。這群與主流社會格格不入的叛逆學者,不但以紮實深入的田野發現推翻了當時蔚為真理的種族決定論與白人優越論,她們在研究和論辯過程中所展現的勇氣和想像力,更為後續所有不願輕易接受標準答案、相信生活永遠都有其他可能的跨世代學子,提供歷久彌新的激勵與啟發。——呂欣怡,曾以人類學家身分,參與多場環境治理會議,台大人類系這本書敘述了上個世紀一群特立獨行的人類學者,抱持著強烈的道德意識以及堅定的科學信念,直接挑戰西方社會有關人性的基本假設,改變了我們理解自我與文化的方式。他們的成就是如此的成功,許多當時被視為激進的想法,已經不自覺地成為今天我們常識的一部分。本書作者透過他精彩的文字,讓我們回到當年的現場,感受到這些先驅者的熱情、挫折與遺憾,重新點燃我們對知識改造世界的希望。任何想要了解當代的道德生活,積極面對極端對立世界的人,都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啟示。——林開世,喜歡挖掘人類學史,台大人類學博物館館長,台大人類系美國文化人類學奠基者鲍亞士及其開創的學派,其田野方法與多元文化觀點,影響了美國與世界的人類學發展,也直接或間接影響了日治與戰後台灣的人類學。重視多元文化,反思主流社會的習焉不察的預設,長期對抗種族主義與性別既存偏見,這本書是他們的集體傳記,既是各別人類學家在田野現場熟悉異文化的過程,也是與知識社群與社會大眾的各種偏見搏鬥的生動故事。——陳偉智,殖民地人類學史研究者,中研院台史所米德、潘乃德與「哈林文藝復興之后」賀絲頓(藍調小說經典《他們眼望上蒼》作者)——這三大作家原來系出同門!——光是這部分,就是彌足珍貴的人類學、文學與性別學饗宴。在「人類學身世考與故事書」的形式下,作者更以令人驚嘆的能耐呈現,那些較具反省力的人類學,如何匍匐前進;以及以下這個必須謹記的事實:無論歐洲或美國,都曾既輸出又輸入,加重歧視的「科學」。《改寫人性的人》是以具體內容對抗文化失憶,並寓政治行動於書寫方法中。——張亦絢,作家社會學家W.E.B.杜波依斯曾說道,二十世紀最主要的問題即是膚色界限的問題。本書由法蘭茲.鮑亞士這名人類學家的學涯出發,探討十九世紀末以來不同學科如何思辨種族、性別與正義之間的關聯。雖然這個時代不幸催生出後來引起大規模種族迫害的優生學概念,但也創造了影響深遠、拒絕以單一模板理解世界的一群文化人類學者,走出實驗室並投入論戰。在本書中我們看見,就如鮑亞士所說,人類學不再只是科學,也是一種心態,甚至是美好生活的處方。——劉文,專長「批判種族理論」、「酷兒理論」,中研院民族所這本書將美國文化人類學的祖師爺與祖嬤們拉下神壇,發還人形。走出教科書,百年前的他們就和我們一樣:對自己沒信心、逃避指導教授、在田野地崩潰、擔心筆記人間蒸發、在個人生活與學術工作間掙扎求全......,以顛覆自己與世界為代價。《改寫人性的人》提醒我們,這群人類學家對於當代社會生活習以為常的文化、種族,與性別平權的深刻貢獻,也讓我們再次體會人類學理論,就跟任何理論一樣,來自於思考者和世界與自己的誠實對話。——蔡晏霖,《辶反田野》主編,陽明交大人社系上乘的知識份子探險故事,文筆優美,發人省思,充滿多彩多姿的生平故事。——莎拉‧貝克威爾(SaraBakewell),《閱讀蒙田,是為了生活》及《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作者一部精彩的歷史,訴說二十世紀初一群「離經叛道」的思想家如何推翻優生學家鼓吹的種族優越論。正當優生學捲土重來之際,這本書對我們的時代更顯重要。——伊布拉‧肯迪(EbramX.Kendi),《生而被標籤》作者,二○一六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發人省思,文筆精湛,這本書帶你踏上一段難忘的旅程,看著一群大膽無畏的人類學家揭開文化和人類的奧祕,同時發現自己也只是個人。——大衛‧霍夫曼(DavidE.Hoffman),《終結冷戰》作者,普立茲獎得主這個刺激甚至令人入迷的故事,追溯了二十世紀初期一門新科學的誕生——由一名好鬥的天才領軍,訓練一支娘子軍為他完成大業。作者用充滿活力和說服力的筆觸,跟隨美國第一批文化人類學家遠走他鄉,前往偏遠的田野地,期待能解開美國社會的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戴瓦‧梭貝爾(DavaSobel),《尋找地球刻度的人》作者無論在任何時代,這本書都會是一本學術傑作。用優美的文筆和敏銳的觀察寫出文化人類學之父法蘭茲‧鮑亞士的故事,以及他對當年和現代的重要道德議題所造成的影響。在極度分裂的現代世界裡,這本出色的新作提醒了我們,當年那些離經叛道的人類學家有多麼傑出,而他們的志業仍有待完成。——大衛‧奧辛斯基(DavidOshinsky),普立茲獎得主審定呂欣怡,台大人類系推薦呂欣怡,曾以人類學家身分,參與多場環境治理會議,台大人類系林開世,喜歡挖掘人類學史,台大人類學博物館館長,台大人類系陳偉智,殖民地人類學史研究者,中研院台史所張亦絢,作家蔡晏霖,《辶反田野》主編,陽明交大人社系劉文,專長「批判種族理論」、「酷兒理論」,中研院民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