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英帝國的終章 【暢銷紀念版】

NT $550.00
NT $413.00


香港近代發展史最完整的一本書!「珍‧莫里斯不但出版了一部精湛的帝國史,也撰寫了一部描述香港的最佳著作。」──末代港督彭定康(ChrisPatten)◆在終結的時代回望時代──活力與進取、瘋狂與矛盾,香港這座城市的強大性格從何而來?---------------------------------------------------------------------------------▋香港一百五十五年的發展史,宛如一部充滿戲劇張力的紀錄片……香港自一八四二年從大清割讓給英國,至一九九七年政權移交給中國為止,有長達一百五十五年的時間處於獨特的時空背景下;正是這樣的機緣,使它從最邊緣的海島漁村躋身為遠東金融大港。本書寫成於一九九七年香港政權轉移前,被譽為追探香港發展史最經典的報導寫作。莫里斯彙整三十多年的香港遊歷見聞與第一手史料:在她筆下,讀者宛如身歷其境,一方面看見她於一九九七年到來的前一年重訪香港,記錄殖民帝國的最後一頁;一方面也看到她在其中尋找香港一百五十年歷史的風采,呈現香港過去的原型與時代下的各種風貌。在香港主權移交二十五週年之後,回望作者在書中為香港人點出的展望、回歸中國的問題所在,恰如預言般精準的觀察讓讀者反思起香港近年遭受的挫敗,以及在挫敗之中如何蛻變。身分該如何理解?歷史該如何記憶?權力是否必須服從?制度該如何改變?這些問題,不只香港人在面對,也不只香港人在嘗試回答。▋積極、精明、渴望的眼界,香港的魅力來自於人們勢不可擋的活力……在本書中,莫里斯採用雙線敘事,一邊穿插親身見聞,一邊探尋當地的歷史變革。香港在每個階段的變遷都與中國的內部動亂有關,同時也被動盪不定的國際局勢左右,而生活在當地的政商名流、妓女、海盜更影響著香港的社會發展。莫里斯以老練精湛的筆法描繪了這座華洋雜處的城市、它的不同發展階段的各種形象;固然它與英國的關係更貼近,但實際上,這個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從來不曾真正脫離過中國,更從來不曾失去骨子裡的華化特質。沒有了英國,香港究竟會走向一條怎樣的路?莫里斯在書中如此探問。而值得注意的是,莫里斯的書寫之所以獨樹一幟,便在於她以大英帝國的角度和香港「局外人」的身分,現身於香港獨特的歷史洪流之中,觀察香港、中國、英國三者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既然香港最終要與大英帝國分道揚鑣,那麼,英國最後還能為自己的最後一塊殖民地留下些什麼,足以讓後世來評價呢?這便是作者寫作本書最重要的初衷,而香港這座城市讓她感受到的熱鬧、自由、活力,也讓她對於香港的未來帶有光明的期許。◎本書初版為八旗文化《香港:大英帝國的終結》外媒評論「作者雙線描繪了香港從小殖民地到繁榮耀眼的過往今昔,並且忠實地為大英帝國最後一個殖民地做了最後一年的記錄與見證,她的成績令人讚嘆。」──《紐約時報》(TheNewYorkTimes)「編年的寫法巧妙,銳利的目光道出一切細節,清楚捕捉了該地的感覺。」──《舊金山紀事報》(SanFranciscoChronicle)「作者描繪了一座帶有悲劇性格、在殖民歷史與中國未來的不確定性之間遊蕩的城市。她記錄了香港的矛盾和瘋狂,宛如一部充滿戲劇張力的紀錄片。」──《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Post)吳介民|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沈旭暉|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副教授胡晴舫|作家徐承恩|香港史研究者張潔平|飛地書店創辦人韓麗珠|作家──回望歷史‧聯合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帝國 作者 中山大學 活力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