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總是判斷失誤?看穿選舉、商業、科學等領域的心智偏誤,你會被別人誤導,也會被自己誤導。無論是數字或言語,只要加一點或減一點,就會徹底改變結果。在我們的偏見即將讓我們做出錯誤決定之前,我們都需要懂得分辨語言和數字的細微差異,和把戲一家速食連鎖店曾經為了與麥當勞1/4磅重的漢堡一較高下,推出1/3磅重的漢堡,最後卻因消費者認為1/3磅小於1/4磅(因為3小於4)而以失敗收場。此外,一連串玩「龍與地下城」的青少年自殺事件引起家長和媒體的恐慌,認為D&D導致青少年自殺——而事實上,青少年D&D玩家自殺的比例遠低於全國青少年自殺的平均數。《誤判的總和》一書廣泛研究人類活動中的各種認知偏誤,發現其中絕大多數是以分數的形式存在,透過人們不擅長分數來改變基數(分母)或個別案例(分子),人的認知很容易被誤導而犯下許多錯誤。舉例來說,你想過以下問題嗎?為什麼兩位政治人物都使用了正確的數據,卻提出立場完全相反的主張?死於空難的風險遠低於死於車禍,人們為何依然覺得開車比坐飛機安全?在美國,少數族裔被警察殺死的機率較高,但這等於種族歧視嗎?《聖經密碼》能幫我們一探未來?其實《白鯨記》也可以!讀心術者如何利用人們對機率的錯覺猜中人們的心思?有人一生中被閃電打到兩次,其實並不稀奇?這些問題乍看直截了當,其實每一個都以分數形式存在,並為我們的心智設下陷阱。然而,我們是如何以及為何不斷落入這些陷阱的?本書作者齊姆林(JamesC.Zimring)認為,人類大腦常犯下的許多錯誤可歸結為對分數的誤解。我們看到大量本質上為分數形式的統計數據,如百分比、機率、頻率和比例時,往往傾向於誤解其意義;也因此,心懷不軌的人會透過選擇性地呈現數據或扭曲信息來操縱我們;也有些時候,馬虎的溝通者會無意中忽略關鍵訊息而誤導我們;更多時候,我們會自欺欺人,犯了錯只能怪自己。然而現代生活不太可能不遇到或不運用這些概念,因此熟悉分數形式的問題,並探討分數如何運作以及我們如何理解或誤解分數,對我們來說就很重要了!本書結合認知心理學的關鍵科學研究與現實生活範例,幫助讀者發現從政治到刑事司法系統、從戰爭到科學、從商業戰略到新時代宗教、在到自然世界,總是在日常訊息中潛伏著的種種偏誤。作者舉出各個領域中可能存在的混淆形式或錯誤描述,讓我們能看穿在政治人物、警察、廣告商、科學家的主張中潛藏的分數和偏誤類型,如:可得性捷思、確認偏誤、專挑好資料、首位效應、檢察官謬誤、倖存者偏誤、從眾偏誤、機會效應、人擇原理等等……。儘管違反直覺,齊姆林還探討了這些缺陷能使我們受益的原因,強調個人錯誤可能有利於集體解決問題,也讓我們一窺演化的力量。各界讚揚「在這部精彩的著作中,齊姆林帶領讀者進入某種因數盲而導致的人類推理經典錯誤的偵探故事中。從糟糕的社會政策到流行病,再到恐怖主義,他展示了人類的決策如何經常出錯。不過,我喜歡這本書不是因為它讓我們瞭解我們都會犯錯,還告訴我們為什麼會這樣。作者以相當有見地且具可讀性的方式介紹了人類思維的複雜演化。若你喜歡康納曼的《快思慢想》,你也會喜歡這本書。—李•麥金太爾,《如何與科學否認者交談》的作者齊姆林以分數的簡單概念,富洞察力地探討了從認知心理學到新時代信仰、再到政治誤解的各種各樣問題。思慮周全、範圍廣泛。—約翰•艾倫•保羅斯(JohnAllenPaulos),《數學家讀報》和《數學家》作者在本書中,齊姆林提供了有趣和具啟發性的視角,看我們是如何誤解並扭曲構成我們傳統智慧基礎的數字和數據。—大衛•茨威格,《隱形:無情自我推銷時代匿名工作的力量》的作者齊姆林介紹了人類認知在處理數字、機率、風險和評估證據時的各種失敗方式。他以清晰的文字闡明了政治家如何利用我們的認知缺陷、數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誤導我們,以及這些如何作用在種族化刑事司法、戰爭販子和公眾的科學信仰等重要社會議題上。—凱林•歐康諾(CailinO\’Connor),《錯誤信息時代:錯誤信念如何傳播》一書的作者數字在齊姆林手中變得不再抽象。我在這本書的每一頁中都學到了令人著迷和啟發性的東西—關於政治、社會政策、經濟、文化選擇、刑事司法等等。—盧貝特,《審訊民族志:證據為何重要》的作者這是一本需要仔細閱讀、然後放在辦公桌上的書。至少在我們的偏見即將讓我們做出錯誤決定或愚蠢投票之前,我們都需要這樣的幫助。—福布斯這本書很容易閱讀,有有趣的例子,並且不需要數學。這本書應該是所有人的必讀書目。―Choice推薦者洪裕宏◎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所榮譽教授彭甫堅◎數學咖啡館社團創辦人、臺中市立中港高級中學教師賴以威◎臺灣師範大學電機系助理教授謝伯讓◎認知神經科學/腦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