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知與不知: 我們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嗎?探索科學、歷史、人類心智的知識邊界

NT $600.00
NT $450.00


人類在求知的過程中,知道越多,就越會發現我們知道的很少。知識的進展伴隨著知識體系的建立,以及跨出知識邊界的問題。知道我們如何走到現在,當今的知識邊界為何,受到怎樣的阻礙,才能引導我們往正確的可能方向持續探問。人類如何累積知識以及目前建立的三大知識領域近百年知識快速發展,發現並學習了大量關於宇宙、過往歷史和人類自身的知識,而人類探問的工具和探問的技術也大幅進步中,但儘管如此,卻還發現有很多東西要學習,例如現有科學只能解釋宇宙中5%的奧秘;有數以千計的遺址尚待發掘,史前史仍不斷改寫中;而心智和大腦的新興神經科學才在起步。然而我們對於我們自己、所置身的地球,甚至整個宇宙夠了解嗎?我們對於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部分理得出頭緒嗎?在《我們的知與不知:科學、歷史、人類心智的知識邊界》一書中,作者格雷林指出,人類甚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只有在跨出知識邊界、取得一點點進展時回頭看,才會發現自己過往的不知與無知。面對「知到越多,就越會發現自己的無知」這種知識悖論,作者提出了關於知識積累的關鍵問題:我們究竟知道什麼,又是如何知道的?此外,我們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嗎?什麼樣的難題阻礙了我們知道更多?作者在書中分別以涵蓋人類「知識」的三大領域——關於空間的知識(物理學、宇宙學)、時間的知識(人類史、考古學),以及關於人類自身的知識(神經科學、認知科學)回答上述問題,帶領讀者了解人類知識累積與擴張的歷程,目前的知識版圖以及邊界何在,以及邊界以外的未知領域位在何處。12種思想難題作者特別提出人類探問知識常見的12個知識難題,包括:針孔難題(我們透過一個受限範圍內的針孔觀測宇宙)、比喻難題(人們引用隱喻來建立思考模型有可能誤導我們)、準則難題(使用「簡單」、「最適性」甚至「優雅」等外在準則認可一個理論是否正當)、托勒密難題(理論就算不正確,某方面可能依然有效?我們要如何避免被實用性誤導)、燈光難題(人們在路燈下找鑰匙,因為黑暗處什麼也看不到。我們往能探問的地方去提問,是因為到不了別的地方)、讀入難題(我們詮釋資料時往往局限於所處的時代和其經驗)等等。本書討論的探問之三大領域,都受到上述知識難題所阻礙,若想擴展知識的邊界就需要辨識並面對各種知識難題。至於這三大知識領域受到哪幾個難題的影響及其影響程度多寡則各有不同。比如宇宙物理學受限於針孔難題,必須面對目前實驗儀器的精細度和發展,可能跟不上理論假說的窘境,並回答「我們看見的世界是完整且真實的嗎?」的問題。歷史學則有讀入難題,有「歷史是否能客觀陳述?」的困境。而認知科學面臨的是「大腦即心智?」的問題,涉及了比喻難題和測不準難題(自己的眼睛如何看到自己)等等。誠實面對探問的本質、限制、倫理和責任有助於再朝知識的邊界跨出一步本書可說是對於人類探問的本質、探問的限制、探問的原則和倫理,以及對於探問的責任,做了深刻的探討。透過知識累積的過程,在如今關於知識和真相的爭論更甚以往、偽科學充斥喧囂的脈絡下,作者也再次回到探問本質的是什麼及其限制,並訴求探問者的倫理及責任感,強調這不論在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社會科學方面都是如此。根據研究主題的不同,技術和方法論也可能不同,但探問的倫理卻是共通的,必須要誠實面對各種類型的探問都會遇到的難題,以及進行各領域之間的對話會通,拿掉門戶之見,並辨別真偽,知識的邊界才有可能不斷地推衍前進。本書旨在幫助讀者認識知識宏觀的面貌,並反思我們已將知識進展到哪裡、何以進展至如今地步、知識為何重要,以及該克服何種思想難題,藉以擴展它的邊界,更往未知的疆域深入探索。「如果英國有一個知識份子的典範,那很肯定是A.C.格雷林。」——《泰晤士報》(TheTimes)「要瞭解世界,除了要理解已知的知識,也要認識未知的知識。沒有人能夠像格雷林那樣,將知識的故事細說得如此生動又成功。」——史蒂芬.平克(StevenPinker),《再啟蒙的年代》(EnlightenmentNow)作者「這是一本對於人類知識非常全面的權威性紀載,卓越不凡卻相當易讀。格雷林在這本書中展露野心,做出了少數人才能達成的創舉。讀者能在字裡行間中感受到他對於知識的掌握是如此廣泛又透徹,無不為之驚艷。我尤其是被格雷林在現代科學領域中,最新興又正確的描述所打動。這本書太棒了!」——勞倫斯.M.克勞斯(LawrenceM.Krauss),《無物的宇宙:為什麼有無物》(AUniversefromNothing)作者「格雷林引人數勝的新書將會以最新的研究資訊,帶你深入人類三大知識領域:基礎物理學、人類史和腦科學。閱讀這本書就像聆聽激情高昂的曲子,歌頌著人類史上偉大的發明與創舉。」——AdamZeman,authorofAPortraitoftheBrain導讀:劉仲敬(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諸夏文化傳播協會特約研究員)專文推薦:王一奇(中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台灣哲學學會理事)


作者 三大 中正大學 地球 AC STEVENPIN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