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戰的孩子們:太平洋戰爭下少年少女成為士兵之路

NT $420.00
NT $315.00


「當孩子們走上戰場,會是怎樣的情況?」沖繩在地文史專家透過證言與文獻,揭開沖繩戰役中最黑暗、最不忍直視的一頁,看見沖繩人民難以忘卻的傷痛,及對和平的堅持。  1945年的沖繩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區中最慘烈的戰役,美軍登陸沖繩後短短三個月間,奪走了20萬人的性命,其中逾12萬為沖繩縣民。在日本政府的強制動員下,沖繩未滿18歲的少年少女們紛紛被送上前線,協助日軍作戰、照顧傷患,甚至被賦予了護送天皇照片「御真影」到安全地點的機密任務。  在被稱之為「鐵之暴風」的無情炮火中,有的孩子轉瞬犧牲,有的孩子背上了炸彈後就一去不回,有的孩子搭乘的疏散船遭到擊沉,有的孩子被日軍強迫「集體自盡」,而有的則在逃難中見證父母親友的死亡,成了戰爭孤兒……。  本書從沖繩民眾的角度出發,透過第一手的口述證言和大量文獻,書寫美軍和日軍的激烈交戰之外,屬於沖繩平民──特別是沖繩18歲以下的孩童所經歷的沖繩戰。作者川滿彰從琉球王國遭到日本吞併談起,進而談到日本政府對沖繩孩童施行同化教育和皇民化教育,乃至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沖繩的少年少女們被徵召為士兵及護士、加入學徒隊,走上戰場的恐怖經歷,書中都有寫實而細緻的描寫。  沖繩戰是沖繩人不曾淡忘的歷史記憶,經由本書,我們不但可以深入了解沖繩的過去,也可以進一步體認沖繩人對戰爭的警醒和反思。★本書是認識沖繩戰的絕佳歷史著作,從「姬百合學徒隊」到「鐵血勤皇隊」,從「集體自盡」到「戰爭孤兒」,作者一一還原脈絡、娓娓道來,翻轉你對沖繩的認知視野。★沖繩戰役與台灣深度連結,二戰時沖繩和台灣同受日本的皇民化教育,台灣也有年輕的少年少女被動員上戰場,雙方的經驗值得相互參照。★作者採集沖繩戰時年僅7歲至17歲的孩子們的眾多證言,刻畫戰爭的殘酷與恐怖,令人深思和平的重要性。★中文版獨家收錄16張珍貴的沖繩戰歷史照片、作者撰寫的「台灣版序」及譯者後記,加深讀者對沖繩戰的認識。專文導讀朱惠足|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教授阿潑|《憂鬱的邊界》作者、媒體工作者同聲推薦何思慎|輔仁大學日文系特聘教授兼日本暨東亞中心主任林泉忠|前琉球大學准教授、前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黄胤毓|《綠色牢籠》導演(按姓氏筆劃排列)「一本有助於國人認識與台灣利害與共之鄰人琉球的好書。書中,不僅記錄被大國政治擺弄的琉球人,更反省戰爭,思考和平如何可能。」─何思慎(輔仁大學日文系特聘教授兼日本暨東亞中心主任)「這本書不只是談歷史上的戰爭,也不僅陳述戰爭下孩子的苦難,我認為它更希望讓讀者洞察戰爭的本質,就如作者在文末特別強調女性、孩童、身障者這些在社會上處於弱勢地位者的人權,跟國家主義的無法相容性。」─阿潑(《憂鬱的邊界》作者、媒體工作者)「如何將戰爭的教訓與啟示傳承給我們的下一代?正如川滿彰在本書的最後提醒我們的,『不管哪個時代,孩子們都是看著大人的背影長大成人的』。」─朱惠足(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教授)


少女 少年 作者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