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標籤

失序的心靈:美國個人主義傳統的困境

NT $680.00
NT $510.00


現代人普遍不婚不生、努力賺錢、遠離公共生活我們努力追求「個人」的美好生活,到底哪裡有錯?這些問題,都起源於美國人帶來的「個人主義」!個人主義如何是美國的文化傳統,又如何毀壞了美國的社會與國家?當追求「個人幸福」與「公共責任」產生矛盾衝突時我們該如何自處,又該如何深切反省:我們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本書主要是為了解決美國文化中的一組矛盾──個人主義與公共責任之間的矛盾,考察美國個人主義發展的歷史文化淵源,說明「民德」(即心的習慣)對於塑造美國人文化特性的重要作用,並希望透過重塑民德,以遏制個人主義在美國的過度發展,解決人際孤立疏離,且缺乏社會責任的問題,深切地自我探問:「我們該如何生活?」或者說:「我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首先作者貝拉在爬梳美國歷史脈絡後,分析出美國的四個文化傳統:一、聖經傳統:源自基督宗教,崇敬上帝,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二、共和傳統:源自古希臘羅馬,現代西方民主社會的基石,重視公民道德、公共參與。三、功利個人主義:個人朝自我利益最大化的一切努力,例如賺取財富、享受人生。四、表現個人主義:強調彰顯個人特色,主張每個人應按照內心某種「直覺」去生活。這四個兩兩一組代表「公」與「私」的文化傳統,始終盤旋在美國人的心中,到底應該過上成就自我,獨立自主的生活,還是積極參與社會,投入公益的生活。本書會從四個真實案例開始,分析美國人的公私矛盾心理。作者認為,在過分強調個人主義的社會中,會少了群體趨向「共善」的道德指標,每個人都從追求個人幸福、滿足自身願望來當作行為的準則。舉例說愛情與婚姻,作者認為人們是完全基於情感需求而追求愛情,進而走入婚姻,但卻忽略了「家庭」本來應有的社會功能,以及家庭作為連結個人與外在世界的重要功能,反倒是把家當作「生活的避風港」。此種極端的個人主義使個體不斷退縮到自己的小圈子裡,呈現某種疏離孤立的狀態,不問世事,也不關心公共議題,美國的傳統信念價值,諸如重視家庭、尊崇上帝、守望社區、忠於國家,都被消融在個人主義的追尋之中。至於作者貝拉心目中理想的公民與公民社會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追尋?作者認為仍可以透過教育重塑,改造美國文化,讓人們重拾道德責任,了解人生追尋的不只個人成功,且成功不只是因為你很努力,套句桑德爾的話:「不論我們有多拚搏,成功都不是全靠自己或只需要自己就能造就的。」我們對這社會仍有更多的責任與義務。導讀人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邱炫元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葉浩


作者 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