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標籤

百年臺灣大地:早坂一郎(1891-1977)與近代地質學的建立和創新歷程

NT $420.00
NT $315.00


執歷史學家之筆總匯十九到二十世紀臺灣最珍貴的地學史料重現塵封超過一世紀的大地故事★首部融合臺灣近代史與地質研究史的跨領域作品★以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早坂一郎教授為核心,回溯、開展近代科研精采歷程★由科學訴說一段跨越國族藩籬的歷史★從東亞到臺灣、從玉山到墾丁,復刻田野現場與遭遇★科學史、殖民史、高等教育史與在地生活的連結◎斯卡羅中的李仙得原來是地質物產研究者!◎馬偕親歷並記錄了1891年雞籠地震與海水倒灌的驚險情景…◎早坂一郎和臺灣學子在臺南左鎮發現了最完整的犀牛化石?!◎日治時期的天然記念物、國立公園等保育倡議影響至今十九世紀末日治時期,日籍學者紛紛來臺,是近代臺灣各種科學研究的起始。本書以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地質學講座教授早坂一郎(1891-1977)為核心,向前回溯西方人如何因交通、貿易、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來到島嶼;向後探究臺灣學者接續科學研究至今的努力,引領讀者認識近代地質知識體系進入臺灣的歷程,並透過精采的田野調查,看見地質學的建構與殖民治理與在地生活之間的關聯。這些成果,不僅重現百年前的臺灣大地風貌,更以獨特的科學視角,訴說出一段跨越國族藩籬的歷史,開啟一扇扇百年前島嶼生活的時代景窗。臺灣位於亞洲大陸東緣、板塊交界處,由造山運動形成,多斷層及地震,向來是地質研究的熱點。最早的地質調查研究始於十九世紀中葉歐美人士來臺探查,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有羅妹號事件的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加拿大宣教師馬偕等。十九世紀末,諸多一流的日籍學者來臺,全面展開地質研究。早坂一郎來臺時,已經是東亞地質學的大家,亦是世界級的少數腕足類化石研究者之一,非常重視古生物學,認為達爾文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具備充分的地質學古生物素養。他將古生物學分類與新的研究方法帶來臺灣,貢獻甚鉅。最值得一提的是1931年早坂收到陳春木從臺南左鎮菜寮溪河床寄來的化石,並在林朝棨的指導下,開啟了菜寮溪動物化石研究的開端。早坂非常重視科學普及,在臺研究多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例如溫泉、火山、地震等。1935年4月21日新竹、臺中發生大地震,早坂帶學生進行研究,指出震央位置並提出防止震災的方法。1945年他推薦指定了地質方面的天然記念物,包括泥火山、海蝕石門、過港貝化石層等,至今仍是重要的地質襲產。其對於臺灣南部熱帶海岸原生林以及喀斯特地形非常驚豔,主張在南部設置國立公園,引發了論辯。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配合統治需要,早坂將研究重心延伸至南方,包括海南島、泰國、帝汶島等地。戰後1949年,早坂與最後一批日籍學者返回日本,期間心境頗多轉折。此後,林朝棨、顏滄波、馬廷英、王源等,持續將地質研究向下傳承。作者花費多年時間,往返臺日兩地,將塵封超過一世紀、豐富龐雜卻散佚各處的田野資料、珍貴史籍,細細爬梳收整,完成此一跨越語言與學科的臺灣近代地質學研究紀錄書,讓我們看見臺灣近代學術轉變的脈絡,以及學術的多元性。地史研究與人文史交互影響、演進,就像腕足類化石漂亮的環、左鎮菜寮溪的野牛齒,每一個研究的印記,都將島嶼的山河、常民的生活融入其中,並指向當代科研與環境保育的新課題。本書特色重現19世紀至20世紀,臺灣地質的珍貴性與生物多樣性被發現的精采歷程以年代為經,人物為緯,展現不同時代的科學家樣貌指出早坂一郎的時代重要性,以及其在古生物生活史、腕足類化石研究的貢獻了解近代臺灣學術的起源、發展脈絡,以及多元性:1928年臺灣首創最高學府「臺北帝國大學」成為近代大學模式在臺灣發展的濫觴。「講座制」尤為近代地質與相關科學奠基;其中理農學部更居重要位置。看見殖民時代在政策制定與科學研究間的應用與限制推薦記錄「很高興能夠看到一本早期地質學領域人物傳記專書的出版,尤其是從臺北帝大早坂一郎教授這位重要關鍵人物對臺灣學術貢獻的脈絡展開。感謝歐教授的深入整理研究,嘉惠各界讀者。」—臺灣自然史研究者吳永華「面對世界上各種競爭,我們需要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生活的這塊土地。認識自己,做更多基礎的地質調查,了解先人的努力,進一步對於各族群生物重新認識,連結古今,才能有自信地邁向未來。」—青田七六文化長水瓶子水瓶子|青田七六文化長;王世宏|臺南市立博物館館長;吳永華|臺灣自然史研究者;胡哲明|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館長‧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張鈞翔|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研究員;陳文山|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名譽教授;陳光華|臺灣大學圖書館館長暨博物館群總館長‧圖書資訊學系教授;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兼文學院學士班主任—一致推薦


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