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存在著就好:我們需要的,都只是一個安身之地—一個臨床心理師的照護現場手記

NT $450.00
NT $338.00


願每顆心靈找到自己的避難所,在脆弱或傷痛時有所依靠、彼此慰藉。【朝日新聞大佛次郎論壇賞╱紀伊國屋人文大賞╱每日出版文化賞】榮獲日本三項人文大賞.最觸動人心的療癒書寫 陪伴推薦吳佳璇精神科醫師、作家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方格正 臨床心理師鄧善庭 諮商心理師海苔熊心理學作家、Podcaster方億玲而立書店店長 原地繞圈的平凡日常、看似無意義的生活片斷,構建成了一個祕密基地,讓受傷的心暫時安歇,讓存在得以被守護…… 頂著顯赫的京都大學博士頭銜,臨床心理師東畑開人幾經波折,才在沖繩的精神科診所找到工作。他一心要在醫療現場實現理想,沒想到卻從此掉進了神秘的兔子洞……到職當天,護理師大叔主管就擅自幫他取了「阿東」的小名,而阿東被指派的第一個工作,就是到日間照護病房——「先坐在那裡」。 就只是「坐」著,讓時間靜靜流過,什麼都不「做」嗎?結果才撐不到一分鐘,他就覺得好難熬!畢竟在他所熟悉的世界,總是認為要有事可「做」,才有資格「存在」。 事情越來越不受控,他原本以為自己是來做【心理治療】,能引導病人挖掘內心、面對傷口,結果諮商案件寥寥無幾,他一整天幾乎都是待在日間照護病房,為慢性精神病人提供【心理照護】,陪伴腦中充斥著各種聲音、難以存在於當下的他們,融入不變的日常、穩固內心的安定,一起「坐著、存在著」就好…… 這樣就可以了嗎?這算是在工作嗎?只是這樣存在著,有任何意義嗎?難道不該給他們更積極的幫助嗎? 往後的四年,這裡的員工和病人,讓阿東歷經了一連串思想與情感上的衝擊和洗禮,在一起歡笑、感動、疑惑、苦惱,一起打球、抽菸、兜風、玩了一輩子份的桌遊後,他終於明白「只是存在著」的價值,也對「照護」的本質、「活著」的多樣性有了另一種體會…… 這本書,是在講述「存在」如何被各種聲音威脅,又如何被各種聲音努力守護的故事。 作者以自身的心理工作經驗為本,藉由一個個照護者和被照護者的生命歷程,描繪脆弱的心靈所背負的重量與糾結,以及人們為了「存在」所做的努力和相互扶持,在人情小說般生動鮮活的情節中,並以精妙的對比形式穿插解說相關的心理學知識,映射出【心理照護】與【心理治療】為一體兩面的真義,以及其中隱含的嚴峻現實,敘事、抒情與論理之間流暢轉換,使本書兼具思考深度、人性溫度和精彩的可讀性。 承受家暴傷痛的淳子為了盡快回歸社會,而勉強自己積極生活,於是又再度崩潰……抗拒不了戀愛的隆司,每當愛上一個女孩,內心的「白熊與鯨魚」就會展開對峙爭鬥……南風原一直在想像中打磨著石頭,要填補腦中的空洞,才覺得自己沒有被困住……月球住民裕次郎爺爺總是踩著有趣的公雞舞步,帶著大家擺脫生活的重力飛到月世界…… 這不只是他們努力「存在」著的故事,也映照著我們的處境——在人生中的不同場域,我們也都在努力地「存在」,尋找著能無條件被接納、放心把自己交託出去的地方。然而,我們也往往會被外在的框架、要求所脅迫或蒙蔽,擅自否定了自己與他人「只是存在著」的權利,失去內心的餘裕和彈性。願我們帶著理解與善意,習慣他人的照顧、也承擔對方的依賴,讓心在彼此的「照護」中適得其所,讓生活在每一天的「存在」中具體成形。 各界推薦 作者不甘埋首於學術生活,一頭栽進沖繩的日間照護病房,他不只和這裡的工作人員及病人一同揮灑四年的汗水,更在內心反覆辯證心理治療與心理照護的真義。因為體悟到「存在」的多樣性與艱難,他不再獨尊諮商室的心理治療,更極力呼籲心理照護不應一昧績效導向,將容許「只要存在著就好」的照顧,全數轉成有明確復健目標的措施,消滅精神病人最後的避難所。——精神科醫師、作家吳佳璇我跟作者有著太多相似之處,阿東不小心掉進去的日照病房,對心理師而言才是真正困難的地方。阿東面對的挑戰是,沒有人主動求助,他不知道怎麼做才會幫到這些人,於是他拚了命想弄懂日照病房的本質,究竟這一切能帶給看似無望的病人們什麼?自己的角色又是什麼?這本書起初俏皮輕鬆,但細細讀著,便能發現阿東很認真地試著回答這些問題,而讓人欣慰的是,世上還有阿東這樣的理想主義者。——臨床心理師方格正和某個人共處在一個空間,各自做各自的事,甚至沒做什麼、也不刻意交談,就能輕鬆自在——這樣的相處就是陪伴;而能夠陪伴,在心理上就提供了安身之所。我曾在日間留院病房實習,也在那邊學到很多,包括體驗到「陪伴」的重要性。對心理照護來說,陪伴就很重要,像是某段時間一起規律地生活,這規律的生活本身,就能安定心神、維持健康。——臨床心理師洪仲清心理諮商中攸關成效的要點之一,就是讓人體驗到「原來我值得被聆聽、被尊重、被關心」,是一種被允許「存在」的感受。「存在」這件事看似理所當然,其實不少人都在苦苦掙扎,如果你也感受到「我不應該、我不值得活著」,這本書或許能帶領你從不同角度思考,人的「存在」到底蘊含著什麼樣的意義。——諮商心理師鄧善庭其實光是「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生命的祝福。推薦這本書給想要練習陪伴別人,卻連自己都無法好好陪伴的你。——心理學作家、Podcaster海苔熊「覺得自己毫無問題的人,才更需要認識心理諮商。」願意接受自己需要幫助,無關乎有沒有心理問題,也無關乎正常與否。人在生命中因空缺與無力而抵達失落,但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很努力地撐著,唯有真心接納每刻的自己、誠實面對自己的脆弱,我們才會越來越完整。——而立書店店長方億玲以臨床心理師的工作經驗為本,突顯出照護體系的嚴峻現實,關於心理照護與心理治療的差異,也以創新格局的文體明確揭示,是一部精闢易懂、深具啟發性的佳作。——朝日新聞大佛次郎論壇賞選考委員酒井啓子以身而為人的視角,捕捉、詮釋了「只是存在著」的不適感,以及隱含其中的真義。現今儼然是以「生產力」來衡量人的價值,但每個人都有脆弱與無助的一面,我們「不該以犧牲別人的自由為代價,來獲取一己的自由」。——紀伊國屋書店人文大賞選考委員池田匡隆心理照護與心理治療並非是油水互斥的關係,而是可以混合的成分,但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先體察、確認最適合自己的「存在」模式。「存在大不易」,卻值得我們推敲吟味,這或許是作者想投遞的訊息。——「文鳥實驗室」人文網站這本書有如一部暖心、有趣又充滿感動的人情娛樂小說,除了是關注照護服務者必讀之書,也是為疲憊、倦怠的人們準備的療癒之書。——紀伊國屋新宿本店書店員玉本千幸作者收起自身領域的「治療」寶刀,徒手實踐「照護」工作,並且在「人如何活著」的開放基礎上,不斷探究治療與照護的真義。將照護比作生活、治療比作人生,或將兩者以圓與線對照,也是少有的洞見;終章述及照護業界的經濟性時,融合臨床心理實務和社會學雙重觀點的探討,更是出類拔萃。——東京大學醫學系教授笠井清登 讀者佳評 ◎看了這本書,我才理解自己為何總覺得格格不入,原來,我也一直難以「存在」於身邊的環境、一直在尋求安身之地。作者說的雖是精神科日照病房的故事,討論的其實是所有人類的處境。◎這本書讓我明白,這個社會,包括我自己,都不允許自己「只是存在著」,這讓我不知不覺受傷了。我告訴自己,未來無論如何,都不要無意識地剝奪別人「存在」的權利,也希望自己活得更自由、輕鬆,努力認同自己的「存在」。◎這本書讓我理解到,對心靈生病的人來說,找到一個能夠「只是存在著」的地方有多麼困難,看似平凡的日常又有多麼寶貴。感覺人只要失去「正常行動」的能力,似乎就連「存在的價值」都被否定了,希望世上所有人都能對「人」更溫柔、更包容。◎獨特、輕妙的寫作風格易於閱讀,作者對於自身和登場人物的心路歷程,以及無法適應社會的人只想尋求安身之地卻難以如願的問題,皆有生動、明晰的描繪與闡述,並且剴切剖析了精神醫療的執行現狀和社會矛盾,也十分值得相關專業人士閱讀。


照護 心理師 作者 諮商 Podcast